致 對教育有不同想像,覺得事情可以不一樣的教師們:


身為教師,我們在教育現場看到很多孩子等待生命過去。這些孩子們不是缺少創意或想法,只是沒有辦法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,學習自身真正需要的能力;身為老師,我們不是不想創造可以讓孩子施展的空間,只是我們也沒辦法依照自己的專業判斷,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。受限於課綱,束縛了教學時程的彈性、教學的自由度,我們也只能強迫孩子的生命發展與學習進度,必須緊跟著課綱設定的同一節奏。讓某一部分的孩子,漸漸地成為教學現場被忽略隱沒的一群。


即使,新課綱在許多方面都有鬆綁,但是如果評量方式與課表結構沒有改變,萌發的創意與想法還是會迫於「進度」而無法開花結果。面對個別孩子差異所設計的不同教學策略,也會因此無法完全執行。為了真正落實適性教育的精神,讓孩子們可以依照個別的學習進度、生命發展節奏來接受教育,我們需要一個沒有課綱限制教學進度的教育環境。


另外,世界變化的如此之快,而公立學校負重太多,要加速跟上改變頗有難度。 具有教師專業的現場老師,徒有熱情,倘若受限於課綱,在時間與空間不到位,還要負擔各種非關教學的事務的情況下,也難以施展手腳。 如果能突破課綱限制,尊重教師的教學專業,依據特定理念辦理完整之實驗教育,得以創新求變思維,促進教育的多元發展,必能回應社會多元需求並落實教育改革之精神。

舉例而言,在自然科學領域的教學上,老師不只是帶著孩子進行被動的「校外教學」,有學校為解決學校落葉過多的問題,開始自製落葉堆肥,同時引進具有生菌、木工專長的家長來提高效率,這樣因為有了動機,就能主動去做應做想做之事,有效與他人或環境互動,嘗試改變社會等等。如果未來能不受限於課綱設定的課程進度與評量時程,教學者會有更大彈性的空間,可以將相關先備知識,技能......等創意發想,融入同一的主題下,設計出不同的教案設計,達到加深、加廣、因材施教等教學目標。 真正落實適性教育的精神。


目前實務上,不受課綱拘束的實驗學校並不多見。有志於此的教育工作者,可能需要離開目前的任職學校、家人等,面臨接踵而來的重大生活型態轉變,才能得到投入實驗教育場域的機會。面對這樣的現實阻礙,在修法後,有可能變得不再艱難。


現在,我們正在嘗試推動修法,將教育多元的可能性,用另一種方式呈現在公辦教育體制中。讓公立中、小學的教師們,可以依新法,在原校(或跨校)進行「部分班級辦理實驗學校」。希望公立學校中,有意願的教育工作者,不需要說服全校都必須轉型(依舊法)、就可以有更靈活的法規空間來實施實驗教育。讓每一所公立學校的教育工作者,都有機會打造讓每一個孩子、家長,因著多元的教育可能,踏實成長的環境。